当前位置:首页 > 行政执法 >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 > 总队执法动态
9月21日,从福建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获悉,2022年以来,全省各级海洋与渔业执法机构结合“中国渔政亮剑2022”、福建海洋“蓝剑”、闽江禁渔、海洋伏季休渔执法监管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开展严厉打击电鱼活动,查处电鱼违法案件104起,其中移送公安、海警部门处理电鱼违法案件12起12人,没收销毁电捕鱼器具97台(套),同时加强源头治理,共拆解“三无”船舶638艘。
电鱼是一种灭绝性的捕鱼活动,危害的不仅仅是野生渔业资源,更会对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严重的还会发生人身意外伤亡事件。在沿海,电鱼船舶多数隐匿在偏远岙口,电鱼工具难以发现,电鱼船小、船速快,抓扣电鱼船常常无功而返,成为一直困扰广大群众和执法人员的心病。而在内陆水域,随着电鱼工具的简单化,非专业化的农副业排筏从事违法电鱼行为屡禁不止,并呈分散多点的形势不断拓展,只要有溪河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电鱼违规行为。为躲避执法人员,违法电鱼作业行为经常发生在夜晚,违法船舶逃逸时进入的水域不适合执法船艇航行,登临检查十分困难。
碧海蓝天,绿水青山,大美福建需要最好守护。为保护江河湖海,年年有鱼,有效打击电鱼违法活动行为,有力维护渔区群众合法权益,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对违法电鱼行为严厉打击、从重处罚,积极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监督,让违法电鱼行为无所遁形。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积极推进行刑衔接,推动形成常态化执法威慑
违法电鱼活动行为一经发现,毫不手软,坚决出击。
2022年5月,针对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使用电脉冲进行违法电鱼行为,霞浦县海洋与渔业执法大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跟进。经过走访和缜密摸排,5月13日,整治小组锁定长春镇下岐街村和洪江村两处隐蔽岙口(需徒步半小时才可到达)为电鱼分子窝点。为避免打草惊蛇,霞浦县大队一方面联系宁德海警局东冲工作站和长春镇人民政府,一方面派出执法人员秘密蹲点。当天夜晚,风雨交加,执法人员克服恶劣天气、恶劣环境,坚守阵地,暗中观察,于14日清晨,会同长春镇人民政府干部、海警人员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将7艘停泊在岙口的违法电鱼船一网打尽,一举端掉该县电鱼活动窝点。
今年,在部署开展中国渔政“亮剑”、福建海洋“蓝剑”等专项行动常态化严厉打击电鱼工作的基础上,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精心谋划,进一步升级打击力度,将打击电鱼违法行为作为“喜迎二十大”2022年海洋与渔业十大执法行动之一进行重点部署。7月底,针对福州、泉州、漳州等地电鱼行为高发区域,内陆河流及大水面、群众举报集中水域,总队继续部署开展为期4个月的打击电鱼专项执法活动。通过日常巡查、集中打击、联合执法等方式,有效遏制电鱼活动多发频发态势,确保大范围、群体性电鱼现象基本杜绝,散发性电鱼行为持续减少。
为提升违法惩治效果,在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同时,各级执法机构坚决依法从严从重查处电鱼行为,积极推进行刑衔接。总队先后与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福建海警局建立打击电炸毒鱼违法行为的工作机制,电鱼案件行刑衔接工作更加顺畅。今年,全省已移送电鱼违法案件12起,比去年多了1倍。多部门积极联动、主动作为,发现电鱼等涉生态案件线索,提前介入调查,不断完善“行刑衔接”机制,齐抓共管生态局面正在形成。
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渔业执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闽江福州段东起闽清雄江镇,中段至南台岛分南北两支,止于江海交汇的长乐金刚腿处。
在这段长约150公里的江段,违法电鱼行为屡禁不止,影响恶劣,但因电鱼船很狡猾,取证难度大,即便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付出了巨大的执法成本,查获率依然不高。为全面保护闽江生态,福州市支队3月1日起启动“安澜闽江”专项行动,通过成立6个行动组、会同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特勤执法支队成立打击闽江电鱼专项行动专班、彻底排查摸底、实施网格化管理等8大举措,大张旗鼓开展宣传教育,形成声势浩大氛围浓厚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格局;组建300人以上的志愿巡护队,利用两江流域人船动态智能监控管理系统等高新监管手段,形成人防与技防并重、专管与群管结合的管理新机制;划分12个网格重点监管区,形成“网中有格、格中定人、人负其责”的无缝监管新模式。
福州市支队在环南台岛沿岸布下了25个高清探头,这些“AI探头”布设在民众举报较多的位置,以及船舶密集处,实时监控江面情况,掌握船只出港、回港的时间、规律。全方位无死角的“天眼”技防手段,弥补了人防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执法的效率和成效。以7月18日查获的一艘涉嫌非法电鱼船只案件为例,当天16时,行动组值班人员接到系统告警推送信息,20分钟后即锁定涉嫌违法电鱼船舶,2个小时后,涉嫌违法船只和2名电鱼人员当即被查获。
同时配合堪称“鹰眼”的无人机加大执法巡查力度,“安澜闽江”行动形成“技防+人防”的严密布局,令违法船只难逃“法眼”。
多管齐下,行动的震慑作用很强,闽江福州段出现了久违的宁静。
值得一提的是,在查处7月18日这起违法电鱼案件中,福州市支队改变一罚了之的简单处罚方式,引导2名违法行为人通过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办理了全国首例通过渔业碳汇弥补渔业生态环境的案件。用“有价”蓝碳赔偿换取“无价”渔业生态,这场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案签约会的成功举办吸引了大量新闻媒体和群众广泛关注。我省积极构建并完善了海洋碳汇交易渔业执法修复机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而且推动全社会积极思考探索渔业执法生态修复方式手段,为严厉打击电鱼违法行为、保护渔业生态资源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奠定了良好基础。
打击非法捕捞,维护渔业生产秩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前,闽江季节性捕捞进入高峰期,受利益驱使,违法电鱼行为仍未灭绝,为持续巩固打击电鱼活动成果,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见行见效,9月10日起,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聚焦南平辖区电鱼活动频发水域继续组织开展为期30天的专项执法行动,省、市、县三级执法人员将全力以赴,持续奋战三十天,执法得力,监管到位,以实际行动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渔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