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这是我国欢度元宵佳节的传统习俗,而靠海生存的小镇却拥有别的过节方式。在福建省的连江黄岐镇,民众的过节方式是:游海神。
游海神是黄岐半岛庆祝元宵节独具特色的传统民俗,也是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月19日晚,连江县黄岐镇热闹非凡,渔民们抬着各式彩灯的游海神队伍,穿梭在层层叠叠的街巷中,把黄岐这座海边小镇渲染得年味十足。
在海神灯的引领下,家家户户依次跟上巡游人潮,行走于街角巷道之间所到之处鼓乐齐鸣、热闹非凡。一盏盏花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都蕴藏着浓厚的文化内涵,给人以陶冶与启迪。游灯队伍所经途中的店铺及居民家门口点起焰火,以祈求新年好运。街道上,众多民众驻足观赏,场面热闹非凡。
据了解,黄岐半岛几个乡镇有关海神的传说有多个,在黄岐镇,为主的说法是海神乃玉皇大帝的三太子,因在黄岐救人违反天规被斩首,头像落在黄岐半岛上,民众感念其恩,遂每年仿其头像在元宵节期间进行拜游,让其享受民间香火供奉。传说是先民意愿的朴实反映,海边靠海吃海的人在海上谋生时生命特别脆弱,先民们就期盼有这么一个保护神能保护自己渔船风调雨顺、每次出海能平安归来,于是衍生出海神头像巡游这一特殊的民俗,渔民们通过游海神,祈求新的一年渔业丰收、风调雨顺。
锣鼓喧天,欢笑人声,闹红了连江这个平安祥和的地方。数百年前的传说变成了渔村特色的海洋文化,默默守护着这个渔业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