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海渔动态 > 基层动态

霞浦:用好“四下基层”制度 推进海洋经济发展

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作者: 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 责编: 刘真 发布时间:2023-10-19 10:30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霞浦作为海洋渔业大县,享有“中国海带之乡”“中国海带苗之乡”“中国紫菜之乡”“中国南方海参之乡”“中国生态大黄鱼之乡”的美誉,全县海域面积2.89万平方公里,浅海滩涂面积265万亩,海岸线510公里,大小岛屿442个,均居福建省沿海县份首位。近年来,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围绕渔业中心工作,充分运用“四下基层”制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深入一线,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央、省、市、县关于发展海洋渔业经济的方针政策等,加快推动渔业生产安全保障、水产品稳产保供、海参苗种本土化等工作;深入基层,在摸清发展布局、产业薄弱环节的基础上,强化政策支持、精准有力帮扶,助力霞浦县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一线,保障渔业生产安全。今年中秋、国庆“两节”相连,假期较往年长、海上气象多变、渔业船舶数量多,安全保障任务繁重。为逐级落实渔业安全管理工作,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提前谋划、积极准备,传达部署中秋、国庆假期及前后安全生产工作,明确“抓重点、聚关键、强措施”的管理宗旨,推动渔业安全生产综合整治扎实开展,有效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方面,霞浦县海洋与渔业执法人员深入渔业乡镇、渔船组织化公司,与企业责任人、船东、船长面对面,聊生产情况、谈安全事例,警示引导企业负责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安全措施,督促相关责任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立整立改。另一方面,组织开展海陆联动安全巡查执法,对在港渔船开展安全检查,重点查处港内明火作业、安全设施配备不到位、违规更改作业类型等涉安违法行为;执法船艇常态化巡航,严查海上渔船配员不齐、擅自拆卸“北斗”船载终端和乡镇“非标”船舶、“三无”船舶涉渔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综合运用“渔港通”app、福建省渔船动态监管系统、无人机等技控手段,辅助开展渔船日常管控,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在位,确保“两节”期间,应急处置及时有效。

——深入一线,促进渔业增产增收。近年来,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科学统筹财政资金,推动建设各类渔业项目,同时,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技术指导,助力霞浦渔业生产。一是设施渔业建设方面,2019年以来,共扶持建设16个设施渔业示范基地,其中8个为省级规模以上种业基地,3个已获得省级水产良种场资格认定;1个循环水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5个深水网箱养殖示范基地;1个深远海养殖示范基地,1个普通工厂化养殖示范基地。二是水产加工方面,重点扶持建设冷链物流基地以及引进水产加工生产线。2019至2022年,完成建设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补助资金项目2个,海洋与渔业调整专项资金项目3个,水产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鲜项目6个。三是水技推广方面,实施红毛菜育苗及健康养殖试验示范推广、循环水养殖技术示范推广、新型现代渔业装备在网箱养殖中的示范与应用等5个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项目。四是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申报虾夷马粪海胆南方高位池控温养殖、“海嘉1号”海带良种新品系选育、南方海参苗种中间培育试验、坛紫菜“闽丰2号”规模化繁育及养殖示范推广、可口革囊星虫人工育苗技术等试验项目。同时大力推广绿鳍马面鲀、红毛菜、海葡萄等水产名特优新品种,依托示范基地开展集成示范、推广应用、教育培训等,努力将基地打造成渔业优质绿色高效技术的展示窗和辐射源。

——深入一线,解决产业发展瓶颈。为改变霞浦海参苗种依赖北方的现状,破解自有苗种培育困境,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霞浦海参产业,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苏贞富局长多次带队前往育苗企业,进行现场调研、提出解决方案,切实推动霞浦县海参苗种本土化工作。

2022年,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通过遴选,确定福建一嘉海带苗业有限公司作为海参苗种本土化试验基地,由霞浦县海洋渔业发展中心作为项目承担单位,依托大连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专家团队等科研力量联合破解海参苗种本土化技术难关,同时依托宁德市现代海洋渔业发展专项资金在霞浦县忠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南方海参苗种中间培育试验项目,目前,海参苗种本土化试验已取得成功。2023年,霞浦县盈瑞海洋渔业有限公司作为福建省第一家以海参育苗为主的育苗企业正式动工建设,旨在打造南方首家国家级海参良种场。

——深入基层,知布局渔业规划。2018年,根据国家、省市要求,霞浦县颁布实施了《霞浦县海水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之后,综合考虑霞浦县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工作需要,以及渔业、航运等各行各业的用海需求,在充分调研各沿海乡镇、渔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根据霞浦县实际养殖容量,分别在2020年和2022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高水平、高标准制定出各区域内养殖类型、养殖密度等详细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海水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深入基层,知产业发展弱点。通过走访养殖大户、育苗企业、加工企业等,认真梳理分析研究霞浦县水产种业薄弱环节,同时,结合2023年霞浦县水产种业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申报工作,对霞浦县4家省级水产良种场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高优良品种自主研发能力和良种覆盖率。鼓励开展海参、拟穴青蟹、绿鳍马面鲀、三倍体牡蛎、可口革囊星虫等品种育苗试验,联合科研院所攻关水产种业技术难题,为霞浦县水产养殖业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深入基层,知乡村全面振兴。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通过“四下基层”,了解渔民生产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分别对三沙镇二坑村塘钓自然村和长春镇斗米村的渔业道路建设和二级渔港维护进行帮扶;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2022年乡村振兴渔业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溪南镇、下浒镇和北壁乡海上社区规范化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做到想渔民之所想,急渔民之所急、办渔民之所需,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