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改委:
黄蕾代表提出的《关于大力推进我省新型卫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相关建议》(第1258号)已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大力推进新型卫星应用产业化对我省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前,我局正牵头推进建设“空天陆海潜”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按照“协同一体化、应用大融合”的核心思路,将总平台作为福建海洋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我局以总平台建设为契机,结合国家有关部委的最新政策要求,持续拓展卫星应用场景,加速海洋领域卫星应用落地。
一、已开展工作情况
(一)强化项目带动,促进产业升级。积极推动深远海养殖试点,全省已累计投建深远海养殖装备23台,养殖水体约20万立方米,年产高端仿野生大黄鱼2200吨,产值达3亿多元,连江县获评深远海养殖类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出台《加快深远海养殖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会同省财政厅制定实施方案,加大深远海养殖项目支持力度,推进以深远海养殖渔场设施套组为主要模式的重点项目,深远海育苗、养殖、加工、装备制造、品牌建设等全产业链发展取得良好成效。
(二)强化科技创新,加速应用落地。一是深远海养殖领域。2023-2024年,安排省级资金4000万元,支持深远海养殖网箱智能管理系统研究等53个科技项目攻关;2025年,启动实施“福建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和“福建省海洋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推广行动计划”,计划投入超5000万元,结合深远海养殖卫星应用场景,围绕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海洋渔业装备、海洋信息、海洋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深海开发等重点领域开展协同攻关。二是海洋通信领域。为全省1.2万余艘海洋渔船安装固定式北斗示位仪(定位终端),建成覆盖全省海洋渔船实时位置信息的北斗卫星网络,实现了全省渔船“看得见”的目标。率先实施“宽带入海”工程,为全省5270艘海洋渔船配备了船载卫星宽带通信终端。三是海洋灾害防治领域。推进福建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程,推进无人机自动巡测机场建设,计划购置配备18架无人机,拓展无人机在海上应急救援、海上执法和海洋观测中的应用。通过无人机搭载不同传感器,形成针对海上搜救、海洋灾害以及海洋生态环境和动力环境参数等快速观察监测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在新型卫星应用领域采取多项创新举措,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和场景拓展,提升海洋与渔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一是推动北斗三号卫星在渔业行业应用,为全省大中型海洋渔船更新配备北斗三号卫星定位终端,实现更加高效的海上精准定位、生产作业安全监管和应急事件指挥调度,助力全省海洋与渔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卫星+无人机”在海上应急救援、海上执法和海洋观测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海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近岸海洋生态环境大面积准实时监测能力。通过无人机搭载4K/红外摄像头,实现夜间或恶劣天气下船只细节(如捕捞工具、船号)等监管能力,结合卫星链路传输数据,为执法提供实时影像数据。三是构建“科技+深远海养殖+金融”服务体系。强化科技攻关,推动养殖设施数智化转型,加快信息技术在深远海养殖设施上的示范应用。探索深远海养殖装备保险试点,建立完善养殖保险理赔体系,进一步提升风险防范补偿的针对性。深化金融合作机制,积极搭建渔业企业和金融、保险机构对接平台,强化保单增信作用,推进政产学研用金服深度融合发展。四是跟进新能源渔业辅助船运行试点,进一步检验新能源船舶在涉渔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性、适用性和可靠性,适时联合有关单位开展评估。围绕技术融合、政策激励、设施完善三大主线,探索推动卫星通信在新能源船舶领域深度应用,助推“海上福建”绿色高质量发展。
领导署名:颜志煌
联 系 人:林炜劼
联系电话:0591-87825302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2025年3月6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省政府办公厅。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