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学好新思想、用好新思想
8月26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执法检查汇报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永礼出席会议并介绍贯彻实施海洋经济促进条例情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檀云坤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改委、教育厅、科技厅、工信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生态环境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文旅厅、海洋与渔业局等单位负责人作补充汇报发言。
会上,颜志煌表示,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在省人大常委会关心重视支持下,强化海洋强省建设首责部门担当,突出法治护航作用,加快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一是加大宣贯解读力度。积极开展《条例》解读访谈,制作专题宣传片,组织万网千屏普法宣传活动,举办专题培训班,深入基层一线开展送法上门等多种形式,切实增强海洋法治意识,合力营造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良好氛围。二是强化工作调度联动。加快实施《“十四五”海洋强省建设专项规划》《“十四五”现代渔业发展专项规划》,跟踪推动自然资源部出台支持加快“海上福建”建设政策措施,发挥省部共建协调机制促进作用,建立省市海洋主管部门联合会商机制,持续完善海洋强省建设政策保障体系。三是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海洋产业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建立健全海洋经济数据采集工作机制,将海洋指标纳入地方政府效能考核指标体系。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海岛经济核算试点,率先编制沿海县(市、区)海洋经济发展热度指数,发布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四是加快海洋产业更新。坚持以示范区优先发展带动全省海洋经济领先发展,促进全国海洋经济法治示范区、湾区经济及岛屿开发协同发展。加强海域立体分层利用,控近推远发展深远海养殖,获批大黄鱼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推进水产精深加工标准化园区建设。加快发展海洋低空经济、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首倡在全国打造无人岛链与海洋能源链、创新链、产业链、生活链“五链”深度融合的零碳智慧无人岛屿发展福建模式。五是突出科技创新驱动。在全国率先实施海洋渔业“七个专项行动计划”和新型海洋科创联合体效能提升的“洪流计划”,推动支持建设鹭江创新实验室、泉州海洋生物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平台。持续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场项目对接活动,促进278个总投资超580亿元标志性海洋项目对接签约,集中发布516项海洋科技成果和134项关键技术需求。六是坚持数字化全面赋能。在全国首倡谋划建设一体化大融合“海上福建”总平台,强化“空天陆海潜”五域融合应用,打造全省海洋发展决策总中枢、海洋生态保护总协同、海洋应急指挥总调度、海洋数智应用总集成,引领带动全省海洋资源保护开发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七是强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累计改造塑胶渔排100多万口、贝藻类筏式养殖设施70多万亩,规模居全国第一。举办2025年全国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主场活动,“十四五”以来累计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超300亿单位。推进建设全域海岸线美丽渔村。首次发布《福建省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发布全国首个海洋渔业碳汇建设体系,发放首张蓝色碳票、设立首个蓝碳基金。八是深化海洋开放合作。举办首届闽台渔业合作论坛,引导集聚台湾“首来族”来闽参与海洋创新创业。举办首届国际渔业科技与创新大会,谋划建设国际海洋与渔业交流合作中心。用好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福州国际渔博会、厦门国际海洋周等展会平台,推进与马耳他、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海洋产业对接合作。九是强化海洋综合治理。在全国率先开展海上船舶安全专项整治,全省在册渔船和乡镇船舶实现监管全周期、治理全闭环。深化“五海一边”协作机制,开展“一查两严管”等执法行动,去年以来查办行政案件2800多宗,海上管控能力显著提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和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下一步,省海洋与渔业局将按照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工作要求,统筹抓好海洋综合开发和海洋综合管理,为新福建建设贡献更多“蓝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