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海洋观测预报助推渔港建设与渔港经济区发展
福建省海洋预报台 曾银东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进一步丰富了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又一纲领性文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均衡,以全面发展实现利益共享,奋力推动乡村振兴,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农”新篇章。
针对我们海洋与渔业系统而言,新时代“三农”工作已经转化为沿海渔业、渔村、渔民(简称为“三渔”),解决好“三渔”问题是我省海洋与渔业的工作重点,根据《福建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要求,加强标准化渔港和紧急避风港建设是我局解决“三渔”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海洋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关于加强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建设,打造渔港经济区的要求。省政府也召开了专题会议,推动实施“三区四核百渔港”工程,争取到2025年底,建设各级渔港130个。
渔港是渔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是为渔船提供停泊、避风、装卸渔货物和补充渔需物资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确保渔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渔港在我省渔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保护开发渔业资源、保障渔业安全生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推动渔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功能。在一些发达国家,渔港甚至逐渐转型为集渔业、旅游、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渔港。渔港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防灾减灾离不开海洋观测预报数据和产品的支持,我台将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海洋观测预报业务优势,助力我省渔港建设,促进渔港经济区的发展。
一、海洋观测预报助力渔港规划与工程设计
为满足渔港避风功能和生产服务功能,渔港规划设计是渔港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渔港设计规范,渔港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内容,需要考虑设计高低水位、极端高低水位和乘潮水位等,渔港航道中心线设计还需要考虑与频率较高的强浪向之间夹角不宜过大。这些特征参数的计算离不开长时间序列连续实时潮位和波浪观测数据的支持。我台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建成了由大浮标、小浮标、潮位站、气象站、海岛基、海床基、船基、地波雷达、渔排基等119台套设备组成的区域性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能够为渔港规划设计提供长期、连续的海洋观测数据支持。可以对观测潮位、波浪、气象等数据进行特征值统计分析,同时利用我台业务化风、浪、流、潮精细化海洋数值模式对历史海洋灾害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为我省渔港的规划选址,渔港堤坝、护岸、防波堤等海岸、海洋工程设施的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二、海洋观测预报助力渔港防灾减灾
我省是台风高发区,每年登陆和影响我省的台风达7-9个,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登陆台风强度和破坏度增强,移动路径异常,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受超强台风影响时有发生,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我省海洋灾害频发,给渔港码头、堤坝、护岸等造成严重的损失。精细化的海洋观测预报是渔港防灾减灾的基础。近年来,我台不断加强精细化海洋观测预报业务系统建设,开发了全国首个海洋智能网格预报系统,并投入业务化试运行。该系统在我省沿岸海域网格分辨率达到500米,能够提供较传统预报时空上更为精细,精度更优,发布频率更高,提供7天逐时精细化海洋预报产品,大大提升了我省渔港海域海洋环境预报保障能力。一是服务于渔港建设工程,渔港建设期间,可以提供渔港海域潮位站、浮标实时观测海况信息,提供7天逐时海洋预报产品,为渔港建设的安全施工提供海洋环境保障预报。二是服务于渔港防灾减灾,开展渔港海域的风、浪、流7天逐时精细化海洋预报,在强冷空气、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来临前,及时发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对于渔港管理部门加强渔港安全管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指导渔船进港避风,及时减少和避免渔船碰撞事故发生,为渔港减灾提供技术支撑。三是服务于渔港日常管理,将精细化、网格化的海洋观测预报产品融入到渔港管理信息系统中,将渔业管理与海洋观测预报产品有机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助力渔港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成效。四是服务渔港经济区发展,针对集渔业、旅游、休闲、度假和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渔港,发展渔港海区水乡渔村、滨海旅游、海钓等精细化的海洋预报产品,促进渔港经济区的发展。
三、建议
我省虽然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区域性海洋立体实时观测网和海洋智能网格预报系统,但是鉴于我省岸线漫长、曲折率高,港湾众多,沿海潮位和海浪区域差异较大,观测站点不足,无法覆盖全省渔港海域。特别是缺乏海洋观测设备的渔港所要在海域,精细化海洋预报的精度难以得到保障。为此,一方面在渔港海域建设结构完善、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精细化、网格化海洋观测体系,满足渔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防灾减灾对海面风、潮位、波浪等水文气象数据资料的需求。在条件成熟时,建议将潮位站作为一级以上渔港建设的配套设施设备,纳入渔港建设规划中,满足渔港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二是在渔港海域精细化海洋观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灾害差异特点,发展针对不同渔港的海洋网格预报智能订正技术,提高渔港海域精细化海洋环境保障预报能力,服务于渔港防灾减灾应急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