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交流研讨
围绕践行初心使命 加快推进渔港建设的几点思考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邱章泉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专题安排,结合实际,谈谈加快推进渔港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为什么建渔港?(守初心)
因为渔港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我省位于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给沿海渔业发展带来巨大损失。通过建设渔港为渔船提供避风场所,切实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二是打造渔获集散中心。渔港多位于渔业集聚区,依托渔港配套渔获装卸、冷冻、加工、交易等设施,建设成渔获集散中心,可以提升水产品质量和市场流通效率,促进当地渔业经济发展。三是开发渔业旅游功能。渔港是渔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旅游观光、鱼事体验、餐饮美食等多方面旅游开发价值,围绕渔港建设完善游艇、餐饮、船舶停靠等服务设施,发展旅游业,有助于延伸产业链,促进当地渔民增收。四是助推渔区乡村振兴。通过建设渔港,搭建渔民干事创业平台,改善渔区生态环境,促进渔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助力渔区乡村振兴。
渔港建设与民生息息相关,是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这就是海洋渔业人的初心。
二、建设什么样的渔港?(担使命)
一是布局合理。我省制定了“三区四核百渔港”的渔港建设方案,“三区”指的是闽东绿色生态渔港区、闽中协调发展渔港区、闽南创新驱动渔港区。“四核”指的是建设以辅助霞浦、福鼎特色养殖品种和捕捞为核心的闽东渔港群;以黄岐半岛、闽江口养殖及远洋捕捞为核心的闽中渔港群;以惠安、石狮、晋江捕捞和旅游为核心的闽中南渔港群;以漳浦、东山、诏安精深加工和捕捞为核心的闽南渔港群。“百渔港”指的是新建、升级改造渔港数量一百个。二是因地制宜。从渔港等级上讲,根据渔港的规模将渔港分为中心渔港、一级渔港、二级渔港和三级渔港,不同规模的渔港根据各地渔船拥有量等科学布局,尽力满足各地需求。
依托渔港,大力建设渔港经济区、渔港综合体,带动当地渔业经济发展,充分体现了海洋渔业局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三、渔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差距)
虽然我省渔港建设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着渔港数量不足、整体等级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渔港容量不足。目前,我省渔船就近避风率仅67%,灾害天气来临时,仍有33%的渔船得不到有效安全庇护。二是整体质量较低。全省共有各类渔港294个,其中:中心、一级渔港仅28个,仅占9.5%,大多渔港避风设施缺乏,港池及掩护水域偏小,码头设施陈旧老化。三是较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目前我省船港比为170,台湾地区为120,日本为113.4,差距较大。
充分认识当前渔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问题为导向,分析原因、积极谋划,谋求更大发展。
四、渔港怎么建?(抓落实)
积极推动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渔港建设的若干意见》。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各地建设渔港积极性;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积极投入渔港建设;合理利用银行贷款,拓宽融资渠道,确保渔港建设资金充裕。二是健全协调机制。渔港建设涉及用海审批、项目审批、使用管理等多个环节,需要当地政府、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多部门密切配合,渔港建设中要进一步健全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确保规划内的项目尽快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制定优惠政策。优先保障用海用地指标,在税收、用电等方面给予倾斜。
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重温了渔港建设的初心,深刻认识了历史使命,也从找差距、抓落实方面,深刻剖析了存在问题和下一步落实举措,希望通过这次主题教育活动能够切实推进我省渔港建设,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渔区经济发展。使主题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2019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