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交流研讨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做好远洋渔业基地的规划设计
福建省水产设计院 叶湘明
发展远洋渔业是我国维护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环节“一带一路”倡议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张的是利益共享和利益互换,而不是某些大国纯粹的利益掠夺。“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共同进步开启了机遇之窗,也成就了传播中华文化和提高中国影响力的新平台。“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贸易伙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我国渔业企业带来了新机遇,坚定了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随着一系列国家和地方优惠政策的落实,近几年来我国远洋渔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18年我国远洋渔业产量已达到225.75万吨,接近《“十三五”全国远洋渔业发展规划》制定的2020年年产量230万吨的目标。截至2017年底,全国远洋渔船达2491艘,其中福建省494艘,位居全国第二,远洋捕捞产量42.8万吨。至2018年,福建省外派渔船总数已经达到603艘。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作业海域遍及40个国家专属经济区和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公海及南极海域。随着远洋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远洋渔需补给、渔获存储和加工等相关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高。当前国内远洋企业已经在海外建设了30多个远洋渔业基地,部分实现了渔获的加工与贸易。《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也提出要在沿海推动形成10大沿海渔港群、93个渔港经济区,配套水产品冷藏、加工、交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总体来看,国内外远洋渔业基地在规模、数量和配置上还无法满足远洋企业的需求,很多远洋企业还面临靠港难、卸货难、维修难的问题,影响到产品售价和渔获品质,也影响到了渔获的运回量。特别是入渔国在货物运输、油料补给、渔船维修以及冷藏、加工、销售等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严重不足,极大制约了我国远洋企业的发展。2017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了《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细则》,对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建设项目给予了政策支持和财政补助。可以预见的是,远洋渔业基地的建设将成为未来远洋企业谋划的重点之一,如何做好远洋渔业基地的规划也就成为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方面。
远洋渔业基地的功能主要包含渔船停靠、渔需补给、渔具渔船修缮、渔获加工、渔获存储、渔获交易等,因此要建设深水码头及作业区、冷藏库、加工车间、交易市场、制冰车间、渔具维护车间或场所、修缮船坞、油库以及配套的办公生活设施等建筑物和构筑物。有些入渔国还会根据自身的需求,要求渔业基地的建设要考虑为当地渔民提供技术培训,甚至要为当地建设道路、医院、学校等公益基础设施。因此在总平面布局上要根据不同的建设功能、建筑性质、生产工艺、产品流通路线进行分区和规划。
选址方面,要考虑当地的政策、资源、环境、交通和建设等条件。水产品的运输和配送主要依靠海路和公路,因此基地一般紧靠海边,能毗邻高速公路更好,便于远洋渔船的靠泊,也便于产品和建筑材料的运输。海外入渔国一般经济较落后,陆路交通不便,产品内陆辐射能力差,海路就显得更加重要。另外选址还要注重基地周边环境,要远离对水产品卫生要求和质量安全产生影响的企业和区域。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作业区主要在东南亚、西非、中西太平洋、南美的秘鲁、阿根廷等国家或地区。这些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和非洲这些相对落后地区,除了渔业资源丰富外,还能提供丰富的土地资源,可规划空间很大。不足之处是存在一定的政治风险,比如几年前印尼渔业政策的调整对我国远洋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此外还存在建筑材料难获取价格高造成基建成本高,淡水资源匮乏,缺乏供电条件要自建发电厂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今后有可能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区域,拥有充足的淡水资源是重要保障,选址时必须留意。由于这些地区土地资源条件较好,结合进行渔业养殖也是不错的选择。
海外远洋渔业基地规模的确定,主要依据当地水产品的可持续捕捞量和可捕捞品种来预测渔业码头卸港量,再根据卸港量以及经营需求分配交易量、冷藏量和加工量,进而确定交易市场、加工车间和冷藏库这些主要建筑的单体规模,并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而在国内由于经济水平较高,消费能力和生产能力较强,交通较发达,除了考虑当地水产资源外,还要考虑陆路海路他区域的资源汇聚,因此国内基地考虑的建设规模往往较大。单从冷藏库需求库容来比较,海外基地可能几千、一两万吨就满足需求了,而国内基地可能就需要十几甚至几十万吨的规模。
建筑模式方面,海外渔业基地由于土地资源条件较好以单层形式建筑为主,项目施工周期短,货物平面流通顺畅,不会产生垂直交通制约的问题,加工主要为初加工,未来可以考虑发展水产品的精深加工,提升水产品的附加值。国内渔业基地建设由于用地条件紧张,规划时要尽量节约用地,根据水产品种类、包装以及需求的不同,建筑布局考虑单层高架钢构和多层框架结合的形式,并且在自动分拣仓储、电商物流、智能配送等方面也会有一定的需求,现代化水平要求相对较高。
我们单位从事渔港码头、水产养殖、水产冷藏、水产加工、水产交易等工程设计四十多年,积累了较多的渔业项目的设计经验。与国内知名远洋企业“宏东”、“宏龙”公司也有过海外项目的合作,是当前国内涉渔领域中唯一一家具备多项设计资质和功能的综合性勘察设计单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很多国企也开始涉足海外渔业基地建设,其中不乏一些央企。此外前面提到的“实施管理细则”中也要求海外基地项目申报单位应委托具有渔港工程或水运工程设计乙级及以上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实施方案。这些都给我们进一步拓展海外渔业项目市场带来了机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单位创品牌、谋发展,为社会筑精品。我们将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远洋渔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2019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