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我局对三沙湾、连江黄岐、平潭沿海、福清、莆田等地的5个重点养殖区开展赤潮加密监视监测,具体预警结果如下:
一、 赤潮发生海域监测状况
(一)平潭海域
13日,据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局报告,平潭近岸海域水色已恢复正常。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有毒的指沟卡尔藻(Karlodinium digitatum),最高细胞密度为6.80×105个/升,低于其基准密度(1.00×106个/升);第二优势种为有毒的蝴蝶凯伦藻(Karenia papilionacea),最高细胞密度为4.70×105个/升,低于其基准密度(1.00×106个/升),赤潮已消亡。本起赤潮共持续4天,最大影响面积为10平方公里,赤潮持续期间有养殖鱼类和鲍鱼死亡现象。
二、赤潮未发生海域监测状况
13日,对5个重点养殖区共28个站点开展加密监视监测,监测水温、pH、溶解氧、叶绿素-a以及浮游植物优势种等要素。全部监测站位水温、pH、叶绿素-a、溶解氧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监测结果详见附表。
(一)三沙湾养殖区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中肋骨条藻,最高细胞密度为1.21×106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
(二)连江黄岐养殖区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旋链角毛藻,最高细胞密度为7.44×104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连江北茭附近海域发现低密度的指沟卡尔藻,最高细胞密度为3.63×104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
(三)平潭沿海养殖区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有毒的指沟卡尔藻,最高细胞密度为6.80×105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
(四)福清养殖区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尖刺拟菱形藻,最高细胞密度为4.58×104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
(五)南日岛养殖区浮游植物第一优势种为无毒的东海原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6.55×104个/升,低于赤潮基准密度。
三、赤潮预警
近期受西南气流影响,我省沿海轻到中浪,天气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气温、水温维持,此种天气形势不利于我省沿海赤潮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