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福建省赤潮灾害信息(2019年 第019期)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9-05-25 23:18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525日,据我省赤潮灾害监视监测网报告,连江黄岐半岛北部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平潭苏澳海域发现东海原甲藻赤潮,并伴生高密度的有毒米氏凯伦藻;宁德三沙湾海域发现无毒的东海原甲藻赤潮。具体情况如下:

  一、赤潮海域情况

  ㈠ 黄岐半岛附近海域

  连江黄岐半岛北部奇达至北茭附近海域赤潮仍在持续,水体呈棕色或棕褐色,块片状分布,面积约4平方公里。东海原甲藻的最高细胞密度为2.52×106/(基准密度:5×105/升)。目前真鲷、包公鱼等养殖鱼类已出现死亡。

  ㈡ 平潭苏澳海域

  平潭苏澳附近海域发现赤潮。赤潮海域水体呈褐色,条块状分布,面积约3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1.25×106/;并伴生有毒的米氏凯伦藻,最高密度为9.8×105/升。周边海域有真鲷、美国红鱼、黑鲷、包公鱼、牡蛎和厚壳贻贝等养殖,真鲷、包公鱼等养殖鱼类出现的异常死亡现象较昨日已明显减轻。

  ㈢ 宁德三沙湾海域

  23日宁德三沙湾海域发现赤潮,赤潮发生区域位于嵛山岛、渔井、古镇、三沙、长表及高罗海域。水体呈褐色,条块状分布,面积约18平方公里。赤潮生物第一优势种为东海原甲藻,最高细胞密度为2.02×107/。周边海域有鱼类和海带养殖,目前未收到养殖损失的报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