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海渔动态 > 基层动态

监管织纹螺 莆田秀屿在行动

来源: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 徐捷 作者: 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 徐捷 责编: 刘真 丁蕾(见习) 发布时间:2012-04-26 17:31 点击数:{{pvCount}}
| | |
相关文章:

  4月26日,从莆田秀屿区海洋与渔业局获悉,当前正值春夏织纹螺旺汛期,也是食用织纹螺的敏感时期,该局积极组织人员开展织纹螺的宣传和监管工作。

  一是开展宣传,增强意识。通过手机平台、微博发布慎食织纹螺的信息,提高食用者对有毒织纹螺的认识,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产区、水产品批发市场等场所,张贴识别织纹螺彩色挂图,并现场讲解相关知识,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

  二是加强沟通,强化监管。组织技术人员和执法人员深入织纹螺产区,强化监管,教育广大渔民不得采捕织纹螺,切实从源头上防范有毒织纹螺流入市场;加强与食安、卫生、工商等沟通,配合开展联合检查执法。

  三是落实采样,及时送检。根据全市统一安全,在洋埭产地设置一采样点,持续开展采样送样送检工作,同时确定送样时间,形成持续工作,统一送检。

  据介绍,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是莆田民众喜爱的小海味之一。有关资料表明,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生长环境中获得的,是由于织纹螺摄食有毒藻类、富集和蓄积藻类毒素而被毒化,在其生长过程中附集了有毒藻类的一些神经麻醉毒素,尤其是河鲀毒素类毒素,误食后能阻断细胞的钠离子通道而达到切断神经传输,使人体出现肌肉运动障碍等病征。人如果食用带有毒素的织纹螺后会导致中毒。织纹螺中毒初期会产生恶心、头晕、呕吐、腹痛、胸闷、口舌发麻等一些症状,特别严重者出现昏迷,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如果出现食用织纹螺中毒的最初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救治。
附件下载: